你喜欢做什么?旅游,吃美食,购物!你脱口而出,那如果是工作呢?三百六十行,你喜欢做哪一行,有想好吗?答案也许没有那么轻易说出。

高度全球化的现代,世界已经被抹平,怀才不遇这个词越来越少人提起。你可以跨越几个时区,去非洲支教,也可以抱上电脑,去硅谷谈生意,你身边的机遇变多了,你用手机可以联系上任何行业的公司,关键在于你和公司是否匹配:你的能力是否能胜任,你对公司是否感兴趣。

前者任重道远,需要个人潜心修炼,而后者需要研究吗? 当然,职业兴趣和生活兴趣可不同。

有的应届生一年换了7份工作,频繁的跳槽让他身心俱疲,问为什么要离职,答曰:不感兴趣。不是挑剔,也许真的是做不下去。有的企业员工,频繁遭到投诉,连老板也疑惑,员工明明在公司看起来挺优秀的,怎么顾客就不喜欢呢?也有人为亲友扼腕叹息:他工作待遇挺好的,也不累,怎么说辞就辞了呢?因为,职业兴趣在人的职业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关系人的职业选择,激发人的创造性,影响员工稳定性。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不仅能发挥其才能的80—90% ,还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的工作而不疲劳; 反之,则只能发挥才能的20—30% ,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

然而职业兴趣靠谱吗?我都不太知道自己到底最喜欢什么工作呀?我们不妨了解下原理。

第一个问题,职业兴趣是否可测? 心理学上,首先需要保证信度,即每次测量结果是否一致,若短时间做两次测试,结果不一样,则测量是无意义的。

职业选择理论家吉乌茨伯格将职业选择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空想阶段 (11岁以前)这时对职业的憧憬不受条件的约束,自我认知也很模糊,比如小孩子在图画书上看到科学家的故事,就说自己想当科学家,在电视看到舞蹈家,又说自己要学跳舞;

二是尝试阶段 (11— 17岁)这个时期职业的选择主要受个人价值观的影响,比如孩子看到金融工作者光鲜亮丽,就说自己未来也要进出高档写字楼,当理财师;

三是现实阶段 (17岁以后)这时能将主客观因素一起考虑,职业兴趣比较稳定,这时候人已经能发现自己的特质,一些数学成绩不好的放弃了金融工作,不善于交际的也放弃了当老师。职业兴趣的稳定性为职业兴趣的测量提供了可能。

那职业兴趣有哪些呢?很多,比如MBTI,九型人格等,但最权威的是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是著名的麦克阿瑟研究奖获得者、圣达菲研究所指导委员会主席之一,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通过做一些选择题,计算各项得分,可以测量出人的人格类型。该测试广泛应用于各公司的招聘流程,在全球已经使用了超过50年。

霍兰德认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人格,人格可分为6个类型,对应职业兴趣类型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1.社会型(S) :偏好对他人进行培训、教导等方面的社会活动,不喜欢与材料、工具等实物打交道。社会型的人表现出重视社会和伦理道德问题的价值观。喜欢从事以下工作: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2.企业型(E) :对领导角色和冒险活动感兴趣,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组织目标或获取经济效益的活动,重视政治、经济上的成就。如 销售人员 、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3.常规型(C) :偏好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工作。常规型的人看重商业、经济上的成就。喜欢从事以下工作: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 行政助理 、图书馆管理员、 出纳员 、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4.现实型(R) :动手能力强,偏好具体任务,不善言辞,缺乏社交能力,擅长与物体打交道,喜欢操作工具。现实型的人表现出看重具体事物的价值观。喜欢从事以下工作: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

5.研究型(I) :擅长对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不喜欢组织、领导方面的活动。研究型的人看重科学研究。喜欢从事以下工作: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

6.艺术型(A) :偏好模糊、自由和非系统化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型的人想象丰富,对美学很有追求。喜欢从事以下工作: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设计师、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然而,大多数人都并非只有一种性向。霍兰德认为,这些性向越相似,相容性越强,则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所面临的内在冲突就会越少。为了描述这种情况,霍兰德建议将这六种性向分别放在一个正六三角形的每一角。

图中可以看出:每一种类型与其他类型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可描述为三类:

1.相邻关系,如 RI 、 IR 、 IA 、 AI 、 AS 、 SA 、 SE 、 ES 、 EC 、 CE 、 RC 及 CR 。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的个体之间共同点较多,比如现实型 R 、研究型 I 的人就都不太偏好人际交往,这两种职业环境中也较少有机会与人接触。

2.相间关系,如 RA 、 RE 、 IC 、 IS 、 AR 、 AE 、 SI 、 SC 、 EA 、 ER 、 CI 及 CS ,属于这种关系的两种类型个体之间共同点比相邻关系少。

3.相对关系,在六边形上处于对角位置的类型之间即为相对关系,如 RS 、 IE 、 AC 、 SR 、 EI 、CA,相对关系的人格类型共同点最少。因此,一个人对处于相对关系的两种职业都有很浓兴趣的情况较少见。

人的兴趣类型结果以其在6个类型中得排前3位的类型组合而成,排序依据是测试分数的高低,如RCA、 AIS 等。

不同组合就像密码一样,对应不同的职业,比如:

RCS对应公共汽车驾驶员、水手、游泳池服务员、裁缝、建筑工作、石匠、烟囱修建工、混凝土工、电话修理工、爆炸手、邮递员、矿工、裱糊工人、纺纱工。

RCE对应打井工、吊车驾驶员、农场工人、邮件分类员、铲车司机、拖拉机司机。

IAS对应农场经济学家、国际贸易经济学家、实验心理学家、工程心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内科医生、数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 职业选择 中,个体并不是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因为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受社会的 职业需求 及获得职业可能性的影响。职业选择时会不断妥协,适应与兴趣相邻甚至相间的职业环境。但如果个体寻找的是相对的职业环境,意味着所进入的是与自我兴趣完全不同的职业环境,工作起来可能难以适应,或者难以做到工作时觉得很快乐。

所以,测试不仅是为了发现自己会喜欢什么工作,也是在排除自己不会喜欢什么工作。

当然,随时代的变化,一些行业也在消退, 该测试仅供参考 。但其核心思想是仍然适用的:人的差异性极大,且类型多,择业时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才能长期在一个领域深挖。

如果你正在择业,恭喜你,众多机遇正在向你走近。但依靠网上的信息和文字未必能对一份工作的内容进行全面了解,比起上网海投简历,等着HR的电话,不如参加几个招聘会,坐下来和各企业的HR聊聊,获得思路和资讯,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类型,针对性地投简历,拜访感兴趣的公司,实地看看公司氛围是否与自己合拍,工作内容是否和自己想的一样。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大家也可以通过点击参与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