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临床与咨询心理方向MAPers毕业以后都去做什么了?”

care酱专门采访了在不同城市的多个岗位工作的已毕业MAPers,来解答小伙伴们的这个疑问。

这六位 二十多岁、第一次走出校园 的毕业生,在新的人生阶段有着怎样的际遇呢?

01 笑花

高校专职心理老师

Q:现在的工作状态?

A:我目前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专职老师 ,平时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教课、做咨询还有做危机干预,同时兼顾心理科普、社团活动和一些行政工作。

Q:工作的体验如何?

A:我的工作和我所学的专业紧密相关,还是挺符合期待的,比如关于危机干预的知识就可以直接在工作中使用。但由于高校资源有限,对心理咨询的次数会限制得更严,我之前经历过的实习和常规咨询都可以做更长时间。

另外工作的氛围比研究生时期略逊一筹。读研的时候有一个支持的环境,现在有一些自己不得不去做的工作,比如开会什么的。不过总的来说这份工作可以按时上下班,还是比较安逸的。

Q:读研似乎给了你许多不错的感受,能具体讲讲吗?

A:研究生专业的高匹配度让我在工作上可以很快上手,能感觉到自己是训练有素的。

另外研究生时期 养成的 系统性思维和学习思路,让我能更有逻辑地梳理知识,从而在遇到困难时快速获得学习资源和支持资源。

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我现在在体制内,但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有选择的。我可以去做许多不一样、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制作一些心理学的小视频和科普文章。

我在硕士期间得到了非常多的支持资源,尤其是 督导和同辈的支持 ,在和他们亲密接触的时候我可以得到很多及时的反馈,而 这种及时的反馈可以让我很快地修正和调整自己 。不间断的积极反馈让我受益良多,我很珍惜这样的时光。

学了心理咨询后,我会用一个更整合的视角去看待冲突。

Q:有什么送给学弟学妹的话吗?

A:心理咨询是一个关于人的专业,不能把同一个框架套用在所有人身上,而需要关注人本身以及个体的独特性。

02 熊珂伟

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讲师

毕业两个月 坐标北京

Q:现在的工作状态?

A:我目前在一家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做咨询师,同时也在企业里做讲师。这两个工作都是我比较喜欢的。不过因为刚开始工作,我对未来有一些不确定,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学更多想学的东西,充实一下自己 。

Q:听上去你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呢,能说说吗?

A: 心理咨询肯定是我一生都将为之努力的事业,我现在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更好的咨询师。 我现在做 全职工作养活自己,同时兼顾着做咨询。 短期内打算一边接咨询一边拿一些专业证书,等年底工作和生活稳定了试着看能不能开始一段新的长程系统的培训。

Q:在师大心理学部的学习给你带来了什么?

A: 基本伦理意识和能力是比很多同行高很多的,由于基础打得很牢,咨询起来会比一些同行更扎实、更稳。 我感觉这是因为在中心打的基础好,学的很系统,咨询时也会有专业的督导系统。中心的前台也比较专业,这 有助于设置物理上的伦理界限和关系界限 。

Q:在师大学习的这两年有给你带来什么机遇吗?

A:最大的机遇就是给了我 系统学咨询和实习的机会 。我听很多在其他高校读心理咨询硕士的同学说,他们的课程设置和实习机会没有师大这样高的规格,没有固定的实习点,来访者也需要自己找。师大还有很多特有的 人际资源和社会资源,包括导师、专家和一些转介资源(如医院) 。

Q:你离开中心以后会感到什么地方比较吃力吗?

A:有啊, 没有稳定的个案了,督导也不是很好找 。

Q:如果有后辈想听你一句劝你会说什么?

A:在中心实习的时候 好好积累资源 ,想进注册系统的话在选督导师的时候优先选自己感兴趣的、注册系统的督导师,以后会比别人有更多优势。咨询基础、伦理、危机干预好好学,有条件的话去做长程的个体咨询。

Q:很丰富的建议呢,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A:中心的资源和条件真的很棒,学弟学妹们如果能力允许,能多接来访就多接接吧。 中心的人际氛围是外面没法比的 ,做完咨询就有同辈支持,老师们也都很nice ,作为实习咨询师不会因为中心的人际而紧张焦虑,这样其实可以把更多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专业实习上。

03 圆一

职业转型中

25岁 坐标上海

Q:现在的工作状态?

A:我刚从上一家公司辞职,这两天正在交接工作,打算休整一下就开始做全职咨询师了。

Q:怎么考虑开始做全职了呢?

A:两方面吧,之前整体的工作理念和老板不太一致,并且我尝试着和公司磨合了许久也没成功,就放弃了。另一方面是我本来就一心想做咨询师,这次刚好试一下。

Q:会觉得有挑战吗,研究生学的东西对你做全职咨询师有帮助么?

A:挑战肯定会有。研究生学的东西比较系统和全面, 相当于一个大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我能够更好地去找我想要的东西、发现自己的短板、寻找一些支撑 。

Q:你现在处于一个转型阶段,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最大的挑战应该是收入的问题。我现在还是新手咨询师,收费也比较低,房租、咨询室、督导和培训的费用都是比较大的开销。不过我心态不错,知道 现在的这个状态是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 。而且除了做咨询,我还在写一些文章、做一做科普。这些工作也可以帮助我整理和输入知识。

我的想法是 接纳这个阶段就好 ,可能因为学了咨询让我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变高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给自己寻找一些确定感。

Q:心理咨询专业的学习除了给你提供一些基础,在别的地方有给你什么帮助吗?

A:读研的时候可以跟随学校设置的课程体系去学习,工作以后我会发现很多问题需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心理咨询专业的学习除了打基础,也有在其他的地方给到我很多,比如说一出社会就建立了一个 比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有清晰的边界,伦理意识很强,对自己的要求也会相对较高。

Q: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吗?

A: 珍惜在学校的读书时光 吧,出了社会以后可能有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来,其实是挺累的。读研的时候资源非常好,同学老师都非常nice。希望学弟学妹们学会掌握好这些资源,从而让自己足够去应付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04  乍闲

某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咨询师

毕业一年 坐标南方某一线城市

Q:简单说说你现在的工作?

A:我现在在某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危机干预部门工作。

Q:你怎么安排你一周的工作呢?

A:我目前刚入职,工作内容还比较简单,主要是负责接心理危机的热线、一般的心理咨询和医院的问询电话,例如危机电话,通常是了解情况、提供支持、然后进行不同程度的风险评估,再给予相应的危机干预,位他们提供一些转介的资源。工作分白班和晚班,没有固定的周末。

Q:你的工作体验怎么样,还满意吗?

A:目前挺满意的,没有特别繁忙,基本就是接电话。不过未来我所在的市有计划对危机干预进行普及,所以之后可能会有很多培训的工作。

Q:研究生的学习在现在工作上的应用?

A:学习和我的工作 匹配度很高 。研究生的时候有专门开设的危机干预课程,并且在一年的实习中我也有过处理危机的经验。

Q:专业学习有给你带来一些机遇吗?

A:找工作的时候会比其他心理学出身的同学更有竞争力一些。因为研究生学得比较专,择业的时候自己的 特长就会比较突出 。 不过老实说因为学校里平台起点太高,到基层我会觉得有些落差感。

Q:落差感?

A:落差感主要在于心理咨询的设置上。在师大学的东西比较 专业和系统 ,十分利于开展纯粹的心理咨询工作 。现在工作后会遇到一些设置上的问题,比如在学校或医院,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双重关系;医院因为资源紧张,也很难给来访者提供50分钟一次的咨询服务。

Q:感觉到你对咨询工作的喜爱了……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吗?

A:对呀,我会很希望以后还是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选择现在这份工作也是考虑到精神专科医院提供心理服务会比较专业。我打算 先攒钱,在有一定经济实力后再去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 。明年可以在医院考一个心理治疗师的资格证,后续就可以开始接心理门诊,几年后也可能读个博士再深造一下。

Q:看来还是有很多选择的呢。对学弟学妹有什么想说的吗?

A:其实心理咨询行业 没有那么艰难,在毕业一两年后是可以收支平衡的 。另外,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可以帮助你在专业领域走得更远、更安心。

05  支路佳

心理咨询机构创业

毕业两个月 坐标北京

Q:现在的工作状况?

A:其实就是刚好有个机会,然后就顺着来创业了。

Q:创业的体验如何,觉得和读书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吗?

A:我感觉工作节奏会快一些,做事情也会更加主动。在学校的时候更多是完成课业、任务等老师学校安排下来的事情,自己做事情之后,会发挥更多的创造性,能尝试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Q:在研究生时期学到的东西会对你创业有什么帮助吗?

A: 我 感觉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有帮助 ,特别是职业伦理以及中心整个架构的系统性,对于创业的帮助特别大。心理咨询是一个半只脚踏入法律边缘的行业,时时刻刻都可能会遇到伦理以及法律问题。特别是对于一家机构来说,行业规范和伦理是立足之本,只有守伦理、讲规范,才能更好地为来访者以及咨询师提供服务,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

06 大力花

自由执业心理咨询师

毕业一年 坐标北京

Q:简单说说你的工作和现在的状态呗~

A:我现在属于自由执业状态,在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和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咨询,平均下来的咨询量是一周6-15人次,一个月后即将进入一个两年的精神分析长程培训。

Q:自由执业感觉怎么样?

A:目前总体是感觉满意的,但 自由的代价是孤独 。我比较幸运,有稳固且高质量的支持资源,比如家人、朋友、督导和我自己的咨询师,我也在尝试拓展自己的学习和社交范围。我对艺术表达性治疗很感兴趣, 有机会的话打算尝试学习一人一故事的戏剧心理治疗 。

Q:听上去自由执业的生活还挺丰富的,你觉得现在和读研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吗?

A:差别太大咯。读研时期的生活特别忙碌,要顾及专业课程、导师实验室项目、两个中心学习和实习的项目,基本是跟着安排走的。 现在对自主性的考验增大很多,需要自己安排工作和生活节奏,但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进行更丰富的self-care。

Q:很少有人敢一毕业就挑战自由执业呢。

A:对,我有时也会担忧自己一毕业就自由执业会不会散漫掉,但我在做咨询的时候发现自己对这份职业是真心喜欢啊。该做的事情我不会落下,反而有时会有慢工出细活的良好体验。总体来说读研和工作的节奏很不一样,但 对咨询的热爱和坚定是没变的 。我很感谢现在的互联网平台让我毕业之后选择做心理咨询时没有遇到太多现实的困难。

补充一句,我的工作状态应该属于非典型工作状态吧?

Q:对啊,就是非典型所以想来采访你。很多人都会担心只做咨询养不活自己,你会有这样的顾虑吗?

A:我的非典型又在于我比较幸运了,我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而我又有愿意继续接济我一两年的爹妈,so.. 不过我想了想, 如果一毕业就完全在平台上接咨询其实也可以养活自己 ,但每个人对于养活自己的标准可能不一样。

Q:研究生的学习对你的工作有什么帮助,或者有带来什么机遇吗?

A:哇, 基本现在获得的资源全部都是研究生阶段累积的 ,比如一毕业就能在平台执业有赖于学校和对方有合作关系,给我们打通了一个入驻通道;最大的资源是从导师开的督导、学术会议、研究项目中结识了很多领域内的优秀的前辈,他们给了我知识和资源上的帮助;读研时参加的师大心理咨询中心举办的咨询师培训也让我在专业发展上获益匪浅,这些都是我非常感谢和感到幸运的地方。

Q:那你对于职业方面有什么更长远的打算吗?

A:总体我还是抱以乐观态度的。如果踏踏实实做好该做的,不停止觉察、成长、和学习, 我相信我在这条道路上获得精神满足的同时,经济物质方面的收获自然不会太差 。

Q:有什么想对后辈说的话的吗?

A:做咨询似乎不是某个瞬间下定决心说我要做咨询、然后一条道走到黑就行了的事儿,它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选择,更像一个动态的考量。 如果你对心理咨询有兴趣有热情,那非常好;同时也可以在边学边做的时候对自己发问——我为什么想要做咨询? 也许每一次探索这个答案,都会使你获得重新认识自己和做出不同选择的机会。

总之心理咨询是一个体验人性中更深的连接感和孤独感的职业、一条苦难和喜悦并存的道路, 且行且珍惜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