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趣说:
在中国,很多孩子在高中结束乃至大学毕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所学的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因为我们对于职业选择的启蒙教育和体验实在太过匮乏,而真正的职业启蒙应该做到的,也远远不止了解“一个职业是干什么的”“我喜欢这个职业”这么简单。
今天分享教育强国芬兰在青少年职业启蒙教育上的不同做法,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借鉴。
文章来源:少年商学院
“全球教育第一”的芬兰,一以贯之的教育方式有两个基本原则: 学习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中能更好地学。
学习是为了应用。我们曾分享过一个案例,这里的孩子从4岁起,一直到19岁,要上1300个小时的建筑教育课,不是为了当建筑师,而是练习用自己的知识“建立城市”。
2007年,芬兰赫尔辛基市把一块旧港口开发为新区时,就邀请了参与建筑教育课的学生作为顾问之一。
在应用中能更好地学,主要体现在职业启蒙教育上。芬兰的孩子,从小学起就要上“教育与职业辅导课”, 学会观察和了解自己身边出现的各种行业,认识各个工作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并且,在6年级、9年级这两个成长的关键时间点,当我们的孩子可能在忙着小升初和中考的时候,芬兰孩子却在积极筹备,参与一场名为“Me & My City”的深度职业启蒙活动。
这个为孩子提供社会、工作生活和企业体验的教育项目,成立于2009年,到今天,在芬兰已经备受赞扬,覆盖极广——芬兰国内,已经有6个基地,芬兰6年级学生中,有一半接触过这个项目。
今天,就为您介绍下这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创新实践项目(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总览),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关于何谓给孩子真正意义上职业启蒙的思考。
1
微型城市,极近真实
Me & My City的游戏规则, 简单说来,就是 “框”出来一个微型城市,孩子在这里从事一种职业,并作为消费者、公民在这里,模拟生活。
你可能会想到国内很火的“星期八小镇” 、“比如世 界”,其实相去甚远,或者说完全不同。 这两个项目面向的孩子偏低龄,虽然都是 角色扮演,却有点浅尝辄止,孩子顶多了解到“哦,这个职业就是做这个的”。
但Me & My City极度强调真实。 每个微型城市,面积约500平方米,每个项目期内, 都有15-20家企业或者公共服务平台(银行、邮政等)以及70多种职业。
这些机构可 不是虚构或者孩子们过家家式组织的——它们背后,都有一家真实存在的公司。
比如下面这家,就是三星公司与M e & My City合作下产生的微型公 司, 它的所有运行方式,都和三星公司的实际运行方式一样。
其他微型公司,都是芬兰或全球知名的企业的Mini版。
芬兰邮政
赫尔辛基新闻
Turku能源公司
这些公司分别扮演了产业链的上游和下 游。 比如:学生用虚拟伐木机进行伐木,并将原木销售给旁边的造纸公司,获得利润,而造纸公司则会将产品销售给其他公司……
Me & My City里甚至有一个银行系统,背后的原型是芬兰的诺迪亚银行。每个学生会领到一张虚拟的银行卡,有卡号、有密码,能查询他们拥有的“存款”。
排队领工资、办理银行业务
这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有银行办公室,其他公司的人能来申请贷款,还能来这里支付各种各样的账单。这些账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无异,完全不是一些人认为的“过家家”。
申请贷款
公司也好、银行也好,CEO以及雇员都由学生扮演。 说是“扮演”,却不是走走过场。老师是这里的人力资源总监——哪位学生在哪家公司做什么职位,都由老师事先按照学生就业申请、面试结 果来指定。 而学生要做的事情,则对应真正在这个公司、这个岗位的人的日常工作。
运作一家咖啡馆,管理一家超市,为电子游戏公司打造一款能在国际市场上杀出重围的产品……
工作有时很顺利,学生们能很快盈利,并在一天结束的时候,用卡里的货币,购买需要的商品。 但有的时候,他们会经历亏损,甚至破产……
这些营收情况,都可以在后台系统里追踪到。 当虚拟银行卡里,没有钱可以购买商品时,孩子们会有很强的挫败感。
创始人Tomi这么评价:
这让他们认识到现实的残酷,知道这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游戏,而是真实社会的真实映射。
也唯有如此,学 生们接触到的雇主形象、职业生活才会是真实的,而不会过度美化任何一个职业。
Me & My City创始人Tomi
而主动体验“失败”,对孩子的一生来说,也意义非凡。
M e & M y City新一任CEO特沃拉就说:
这是在训练孩子“为自己相信的东西去努力,去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这一个能力,是“企业家精神”的开始。
2
一个完整的职业启蒙系统
芬兰孩子,分别要在6年级和9年级的时候,要到Me & My City基地的实践,时间皆只有一天,内容不同,分别为初级版和高级版。 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学生们要做太多准备。
其中一项,是他们要先在学校完成10节课, 课程的主题,就是 让学生了解真实商业社会的运转规律,并设定自己最适合在Me & My City里的职业。
无论是作为公司或银行职员、消费者还是社区中的一员,内容涉及经济、企业运营、国际贸易、税收等, 他们要知道工作是什么,怎么找工作,更要知道,每个工作背后的逻辑。 这其实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
这和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的孩子线下商业实战之前,也要通过视频直播,完成职业启蒙课程。 结束校内课程后,他们会像成年人一样,能写简历,会申请工作,知道怎么应聘CEO等各种职位。
这个“预习”的环节里,他们会去体验能源供应商的工作,或者是艺术博物馆,或是一个伐木公司,去体验和他们父母相似的工作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
众所周知,芬兰在自然教育、户外探索方面做得很好,这里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参加童子军。而Me & My City,就是芬兰童子军的合作项目,两者有个共同目标: 让孩子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份子。 不仅能学好知识,学好技能,更能把知识和技能用在工作生活中,为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Tomi创立Me & My City时, 就是为了 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进而解决无数学生进入社会就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成千上万年轻人社交无能等社会问题。
到今天,Me & My City在芬兰已经备受赞赏,成了评估一个孩子社会能力、工作生活能力、未来企业生涯等方面的主要方式,与118家公司、210个当地政府机构达成了合作,并正影响着更多孩子。
据Tomi统计,超过90%的学生在完成了Me & My City项目后感受到:
对自己的消费有了更好的计划;
更好地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
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和其如何引起和影响关系;
理解了工作和商业的特征并且想要了解更多;
而最重要的是: 他们感觉到更加自信了。
而这才是真正的职业启蒙应该做到的,远远不止了解“一个职业是干什么的”“我喜欢这个职业”这么简单。
因为当孩子们长大后,一些职业可能并不存在了。但是, 孩子当年从这场启蒙运动中收获的社会认知、创造力自信和团队合作精神,却将使其永远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