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谈了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职业认同(职业同一性),其实也只解决了目标的问题。应该说是你首先需要一个指南针,不然太容易迷路。但是要去你想去的地方,还差十万八千里呢。接下来的漫漫长路上,我们谈谈装备的问题。
大家可以想象一次满意的旅行,你都使用了什么资源,让你的旅行很满意的? 无非就是钱、时间、可能还有人(你自己,还有你的小伙伴,导游,当地接待的朋友等),还有你的旅行心态。这些因素合起来一起打造了一个满意的行程。
人生也是这样,打怪升级路上的装备,无非就是钱、人脉、经验、学历、证书、技能、心态等。前面说过,我去采访了很多毕业生,我想知道他们都是拿什么来通关的,都有什么打法。我听了各种故事,跌宕起伏,纷繁复杂,所以先来看看这些装备如何分类吧。
第一类装备叫做个人身份
这也是最容易被人们看到的,包含我们前面谈到的京籍、男生、名校、学历、党员、颜值等。前阵子中国青年报也刊发了一篇文章叫做《逆袭求职价目表:你撞运气我拼底气》。其中的“求职隐形价目表”主要就是这几个条件构成的。很多的毕业生也往往因为这些所谓的求职价目表,连简历都不敢投。很可惜,为什么?
第二类装备叫做人力资本
看上去个人身份很重要,往往都是难以改变的硬杠杠,但是老板们真正想要的才不是你的学历证书,才不是你的名校光环,也不是你的性别和籍贯,而是这些背后的东西,不是吗? 那就是你会什么,能做什么,可以完成哪些事情?这些就是人力资本 (女生能生孩子,对社会很重要,但是对一些急功近利的老板来说很头疼,这个我们这里不多讲)。
人力资本往往包括专业知识、社团经验、社会实践经验、包括一些面试技能、通用技能(沟通表达、组织协作)等。这个部分往往才是老板们最看重的。所以《逆袭求职价目表:你撞运气我拼底气》这篇文章中,我给那些不敢投简历的学生的建议就是: 想别的方法去展示你能做什么 ,比如实习的机会。因为老板其实也希望通过各种方法找到能力强的人。学历,名校等只是短期内需要判断一个人行不行的不得已的方式而已。
来个学术点的解释: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
谈到非物力资本,我们就要谈到物力资本,说白了就是钱。所以,你也可以把钱这个因素放到人力资本之前。但是我在访谈中,基本上大家都没有太跟我谈钱的问题,所以这里我就略过了。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王思聪。
第三类叫做社会资本
也就是 你认识谁 的问题。这个资本比证书、技能、实践经验等人力资本更加隐性,但是也更加重要。 你会什么,可能完全不敌你认识谁。 在中国这样的一个人情社会,这个很容易理解。
某个女孩毕业去了某外资的药业公司,拿着高出同龄人一大截的薪水,跟她是什么专业,什么学校毕业,有什么证书都没有任何关系,最大的关系是他爹在某个跟疫苗有关系的政府部门。
当然,我们大多数人也没有这样的背景。即使是这样,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身边的重要他人对我们的毕业求职、生涯发展的影响。这个重要他人可能是学长学姐,也可能是行业前辈,也可能是老师,同学。最近拼多多上市,很多人都在说黄峥的打怪路上谁帮了他的问题。
黄铮的故事
2002年黄峥即将从浙大毕业赴美留学之际,当时的网易CEO丁磊主动联系到他,希望其帮助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因为丁磊在网上看到黄峥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最终丁磊遇到的难题在黄峥的帮助下,得以成功解决。
也许是为了感谢黄峥的帮忙,丁磊给黄峥介绍了一位学长——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的段永平。初次见面,两人聊得相当投机。硕士毕业时,黄峥还咨询段永平关于择业的问题,段永平指点他选择了当时未上市的谷歌工作,而非如日中天的微软。三年以后,因为跟随谷歌上市,黄峥拥有了百万美元身家。
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股神”巴菲特的午餐,成为了第一个这么做的中国人。当时段永平还带去了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这个人就是黄峥。
来个学术点的解释: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都能够促进个体达成某种目标。
第四类是心理资本
这个名词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路桑斯教授。他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财力,不是技术,而是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包含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坚韧等。
在这里我也举个例子佐证下。
小C,也是女生,学的经济管理什么的,总之不是特别对口的会计专业,但是她很想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够知道四大是怎么招人的人,她辗转找到某个原来在一个社团,毕业之后去了四大的学长好好跟人家请教一番。后来这个学长在她的求职过程中一路给了很大帮助(故事讲到这里,其实跟前面小A的故事很像,目标明确,就自然能够找到资源,社会资本)。
我要说的重点是,这个姑娘认为自己不是会计专业是有弱势的,所以她认真准备每个求职的环节。网申的题目,她当成一个课题研究,查阅过很多资料,到底应该如何写才是出题者的意图,而不是随便填上去。面试也是,她几乎翻遍了网上有的四大面经,并且找那个师兄当面指导,每个题目都过了一遍临场应该如何回答。我到现在还记得,让她总结下成功经验,这个姑娘说:
“
最重要的就是,准备。自己的准备。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去准备的话你可以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当然也会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是我觉得基本上是这样。如果给我两年的时间去准备,我想我会去我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
”
还有,面对可能的失败,这个姑娘是这么讲的:
“
我没去想过如果我网申投入了这么多时间,没过怎么办。我就觉得既然有这样一个机会,那就好好去做,不然会更后悔。网申通过后就去参加笔试,我也觉得没戏啊,没戏也没关系啊,就去体验一下嘛,为以后做积累嘛,没想到他让我过了。所以就是别太在意那个结果,他要不要你是双方决定的事,有一半的控制权在他手里,所以我就做好我能力范围内的东西,我把我的做好了,其他的就无所谓了,所以心理素质要好。(这真是心态好得不要不要的!)
”
为什么印象深刻?因为这姑娘简直是霸气!主动,认真,自信,又平常心,这样的状态,让她去了想去的地方。这就是心理资本超越了人力资本的表现。
当然,经典的心理资本理论中认为重要的心理素质包含四个方面:
1
自我效能
成功的信心。主要表现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即使有一些方面是不尽如意的,但是依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力量所在,看到自己能够完成什么任务,解决什么问题。
例子:
“我对自己的智力一直都比较有自信,但具体是什么样的程度不太清楚。因为没有那样一种机会说大家一起坐下来来比较。后来越来越有信心也有这方面的关系,就是说大家一起聊你是硕士他是博士,你是北大他是清华,最后你也考不过我。你是海归也好,博士生也好,你也考不过我,就这样,就会有信心在里面。”(哈哈,这是我班上的某同学,大家可以猜猜是谁哦)
2
希望
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屈不挠,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抱有希望时,他会相信一些积极的东西会成为现实,即使此时有不少相反的事物发生。
例子
“不知道为什么,即使经历了这么多打击,我还是挺怀希望的,不知道怎么心态就这么好,不行就继续面呗,呵呵。”
3
乐观
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也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心境。
例子
“我不认为这件事情失败是我个人能力有问题,是因为我没有面试经验,而且我对与我的一些问题没有定位清楚、没有分析清楚,所以才会乱说话。所以以后要注意。”(面试失败,归因于一个暂时的因素叫做经验,而不是归因于 一个长久的因素叫做个人能力,这就是心理学大牛塞利格曼所说的典型乐观心态啊!)
4
韧性
韧性也叫做心理弹性,或者心理复原力,就是不被打倒,从逆境中复原。
例子:
“当时是挺失望的,不过现在想一下,他们也安慰我说这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失败经历吧,呵呵,因为当时确实面试的经历不多,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而且这个公司确实比较好,觉得能走到最后一轮,自己也挺不容易的。前面毕竟有很多第一轮第二轮就被刷掉的,因为一起竞争的有很多像人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嘛。”
心理资本是什么?三个字,心态好!
鸡汤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依然来个学术点的解释:
心理资本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所以,不只四个要素哦!)
好吧,个人身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加上上一篇的职业认同,我们把这些升级打怪的路上各种装备暂且画个示意图表示下吧。
仔细看看,像不像个冰山模型?越是在上面的装备,越显见,越容易被看到,越容易操练,却不那么重要。越是在冰山之下的,隐性的,越不容易被看到,越需要长期修炼,越是起到基础决定作用。
说完了装备的分类,那人生游戏的打法也就出来了。首先是认清目标、然后是端正心态,结识队友,开发潜能,适当的时候换个炫点的皮肤!
最后,各位看官,我们来布置个作业哈,你能否给自己的每个方面打个分?每个方面假设满分20分,一共100分。如果你不满100分,你就知道要增加什么装备,才能够让自己的升级打怪之旅勇往直前!
图片|来自网络
排版|sunn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