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搜集同学们的幸运故事,很多同学在响应我,也在问我什么是“生涯混沌理论”。听上去挺“混沌”的。
好吧,想起来我其实在两年前刚开通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写过一篇学习总结。现在重新排版发上来说明一下吧。
另外,今天从CNKI上检索到《高教探索》杂志发表了我和瑞瑞还有林欣老师一起写的 《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有兴趣的读者欢迎从文后的链接中下载阅读),出版日期是2017年的12月份。
2017年的科研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总结起来一共发了4篇跟生涯发展有关的学术文章,还把我的博士论文出版了。撒花庆祝!
当然,发文章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偶然性,运气的成分很大,投过稿的同志们都能理解其中的滋味吧?(一把辛酸泪!)但是我们还是要继续写,勇敢投。因为 投了可能不中,不投肯定不会中的。 这个就是生涯混沌理论在讲的内容了。
2015年11月份去参加了北森承办的国际生涯论坛,精彩纷呈,收获满满。尤其是会后大家组建了一个生涯学习圈,朱伦老师来组织大家就会议中的内容做一些分享。我被要求分享一下混沌理论的工作坊的学习心得。既然我都总结了,那就不妨放在公众号上更大范围地分享吧。
这个工作坊的演讲者叫做James Bright,是澳大利亚很权威的学者。他用很生动的游戏、活动等向大家说明什么是混沌理论,以及如何在生涯辅导中应用。其实之前我也听过这个理论,但是一直理解得比较“混沌”。但是这次听就清楚很多了。
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
物理世界和生涯世界中都适用的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可能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2
职业生涯的发展是非线性的,经常不按照我们预计的线路发展。
3
我们需要对各种不确定性或者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
4
不确定性确实带来不安,也可能是机会。
5
避免过于狭窄的思路,让自己的思路扩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境界去看待生涯。
6
规划ing不是plan。
很多人听过混沌理论之后,可能会感到一篇茫然,那么多不确定性,我们干脆就不要计划未来了。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是无稽之谈了。其实,这个理论并不是让我们陷入茫然。
他在工作坊的后面呈现了几个测量工具,是关于人们对于复杂性的感知、以及乐观等方面的态度。目的就是要你看看,你在这个方面跟其他人比较程度如何,就知道自己是否容易陷入到过于刻板和狭窄的思路中去。如果是,你可能需要有些警觉。
他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的研究,这个人是英国的理查德怀斯曼,他做了很多关于幸运的研究。
已经翻译成中文的书叫做《幸运背后的心理奥秘》,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湛庐问话《心视界》出版,书中就用一个幸运指数测量一个人是否善用机缘,同时也给出了很清晰的善用机会、获得幸运的方法。刚好这本书我看过,我觉得可以把如何利用不确定性更加落地化和操作化,在此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频频中奖?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在困境中巧遇贵人?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在两难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怀特曼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经过三年的时间,对400多位志愿者进行研究,总结出他们在思考和行动上的差别,这其实就是他们幸运或者不幸的秘密。
第一个方法
就是开放性,保持对世界的好奇,
建立自己的幸运网络
很多幸运的人都提到,自己常常只是与别人保持联系就能够持续不断地交上好运,往往是一次谈话或者偶遇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 很多幸运的人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和努力去尝试不同的东西 。比如,经常跟老朋友联络,对陌生人表示友好,排队的时候也能够跟陌生人聊聊天。
里面有个案例说,某个人认识了很多三教九流的人,他每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够找到人求助。这源自于他每次去聚会的时候都给自己布置一个认识陌生人的任务,比如,聚会之前他就想好,我要跟今天聚会上所有带蓝色领带的男士都去打个招呼,递个名片,聊两句。久而久之,他的社交圈子就扩大了,认识的人很多,招来了诸多机会和好运气。
而我们通常的做法,却是在参加聚会时习惯于跟自己熟悉的人呆在一起,只跟自己认识的人或同类人打交道。
还有前阵子在朋友圈流传的一个人的做法——每个星期挨个去会见自己朋友圈里面的一个人,跟他喝个咖啡,聊一聊,拍个照片(而大部分人对于朋友圈中不熟悉的人,往往就屏蔽了对方)。
幸运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可能性的游戏,结交的人越多,人的类型越丰富,运气自然会提高。
第二个方法
相信自己的直觉,
幸运的人更加听从自己的内心
幸运的人往往谈到他们做了某个正确的决定,让他们的生活很幸福,而不幸的人则谈他们某个失败的决定,让他们的生活很悲惨。
为什么幸运的人能够做出正确决定,而不幸的人屡屡失败呢?
怀特曼博士的研究发现,区别就在于 幸运的人更加听从自己的内心。
在现实生活中,特定类型的人会有特定的行为方式,人们的潜意识往往具备杰出的能力,可以觉察到这些模式,当某个情境或者某个人突然让人感觉非常好或者非常不对劲的时候,能够启动一个直觉的报警系统。不幸的人并不是没有这种感觉,而是当它们发出信号时不予采纳。
当然, 能够跟自己的内心与直觉建立连接的方式就是常常反思,问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有些方法可以让我们跟自己的直觉建立连接,比如冥想,时常找个地方安静一会儿等。经常冥想的人比不冥想的人中,幸运的人数多了20%。
这个让我想到最近流行的一本书叫做《稀缺》,我们越是缺少时间,越是需要找个时间来安静下来,什么都不做,跟自己的内在建立连接,而不是本能地、冲动性地忙这忙那。在你的直觉中,你才能够发现真正的机会是什么,而有些东西是你不需要的。(我有过度阐述这个理论的嫌疑,这段儿大家可以无视哈。)
第三个方法
相信好运会降临
幸运的人比不幸的人更可能注意到那些没有期待的机遇。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咖啡馆布置了一个特定的场景,四个助手装成咖啡馆的客人,然后在咖啡馆门口的地板上放了5块钱。
幸运的人心情放松地走进咖啡馆,很快发现地上的钱捡走了,然后走到一个成功商人模样的“客人”旁边,跟那个人交谈,还为那个人点了咖啡,不久他们就相谈甚欢了。
不幸的人径直走向吧台,点了一杯咖啡,然后就开始等待。
第二天科学家采访了他们,幸运的人讲了他昨天是如何在街上捡到5块钱,然后在咖啡馆和一个成功的商人进行了一段愉快的谈话;不幸的人说那是一个平安无事的下午。
这就是相同的机遇,不同的人生。
大家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自我预言实现。
当你相信美好的生活正在前方等着你的时候,你的态度和情绪都会影响周围的人,而这些人也会给你正向的反馈。于是你会觉得生活就是那么的美好。
大家都知道心理学里面有个著名的疤痕实验吧,就是 我们认为我们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就会变成我们希望的那样 。
其实,内在的东西就是乐观。这个部分在混沌理论里面的一些工具里面也有提到。
第四个方法
行动是幸运的法宝
有一个家庭主妇非常幸运,因为她总能赢得各种抽奖比赛。为此她还写了一本书叫做《如何中奖》,其实秘诀只有一句话,就是经常参与抽奖活动。
我们很多人在看到杂志啊,报纸上附带的一些抽奖信息之后都认为自己肯定不会中的,所以也从来不邮寄回去。
而她每周都参加大约60种通过邮寄进行的竞赛,以及大约70种在网上举行的竞赛。在每一次尝试中,她获奖的几率都在增加。她说:“ 我是一个幸运儿,但是运气是靠自己创造的。 ”
这不由让人想起另一个故事,有个人每天非常虔诚地向上帝祈祷,希望上帝能够让他中500万,但一直没有实现。
他见到上帝时哭诉:“上帝啊,我这么虔诚,你为什么不能让我中个500万呢?”
上帝也哭了:“我也想让你中500万,可你好歹也买一注彩票啊。”
实际上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在中奖的几率上是没有任何差异的,只不过 幸运的人行动更多,他们中奖的总数就会增加 。
所以——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频频中奖?
因为他多次参加抽奖。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在困境中巧遇贵人?
因为他认识的人多,并且善待别人。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能在两难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因为他心情放松,能够感受自己心的方向。
呵呵,发现了吧? 其实不是老天特别眷顾或者刁难某些人,而是人们自己的行动和思考方式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幸运或者不幸。
最后,我也很好奇,JAMES的那本看上去还挺厚的《生涯的混沌理论》里面都写了什么。
我记得现场他说有老师跟他联络想要翻译成中文。不知道确定下来没有,如果有人翻译这本书,我也很想参与一下这个事情呢。应该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最后谢谢大家!欢迎各种建议!
小福利
现附上文章开头提到的 《基于生涯混沌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一文的文献资源,欢迎大家阅读后提供建议和想法(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oCHE1p)。
另外,文中关于幸运方法的介绍结合了本人2010 年3月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让自己幸运的秘密》一文,感兴趣的读者欢迎前往阅读( http://edu.cyol.com/content/2010-03/10/content_312526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