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理资本受到广泛关注,很多朋友发邮件索取教师心理资本量表。应有关呼吁,这里试共享这一测评工具。 下面从理论背景、教师行业测评工具、使用方法、计分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
01
心理资本论
心理资本(PsyCap) 是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积极心理力量,它超过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范畴,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使个体获得成长和发展。
心理资本具有投资和收益特性,对个人来说,投资心理资本可以提升个人幸福感与绩效。对组织而言,开发心理资本是建设幸福组织的重要途径。
心理资本研究的鼻祖Fred Luthans说,“积极组织行为学”限定了心理资本的内容,认为" 希望、自信、 坚韧、乐观" 等4种心理力量是心理资本的核心成分。我们研究发现,在中国,本土的心理资本有更丰富的内涵。
什么是本土心理资本?即适用于我国的心理资本理论,从“8”种积极心理力量来评估心理资本( HERO: 希望、自信、坚韧、乐观; TEAM: 感恩、情商、利他、自谦)。该理论既与西方一致,又反映中国文化特色。
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针对教师行业开发的《教师心理资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我国教师心理资本的有效测评工具。 以后可以根据本土的心理资本理论(HERO & TEAM)制作其他行业的心理资本量表。
02
教师测评工具
《教师心理资本量表》于2009年~2012 年历经3年时间研发,用于评定我国教师的心理资本状况。该量表主要评估8种积极心理力量:
①希望; ②自信; ③坚韧; ④乐观
——英文首字母组成“HERO”,事务型心理资本。
⑤感恩; ⑥情商; ⑦利他; ⑧自谦
——英文首字母组成“TEAM”,人际型心理资本。
这里,HERO与西方心理资本一致,TEAM则具有中国文化特色。
经过对我国1566 名教师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研制了初始问卷, 然后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信效度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制作了《教师心理资本量表》。随后2280 名中小学教师的测试结果也再次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量表共包含32 个项目,量表长度适中,应用起来既简便又较详尽,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教师的心理资本状况。
量表计分简便,对使用者掌握本量表的评分有一定帮助。
量表的项目,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易于掌握,适宜于国际协作应用。
03
实施与使用方法
《教师心理资本量表》是评估教师心理资本的自评量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团体施测。被试在回答前须阅读指导语,针对32 个题目的描述判断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施测无需特殊的场地,安静、独立的环境即可。
04
计分方法与解释
量表计分可以分为8种心理力量(即HERO:希望、自信、坚韧、乐观,以及TEAM:感恩、情商、利他、自谦),共32 个项目。
各要素的测量项目及序号如下:
①希望:由项目1,9,17,25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能够主动设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并具备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②自信:由项目2,10,18,26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对自己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坚定。
③坚韧:由项目3,11,19,27 组成,得分高说明指教师能够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挫折中恢复。
④乐观:由项目4,12,20,28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能够基于现实对教育教学事件做出积极解释与归因。
⑤感恩:由项目 5,13,21,29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对他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给予长久记忆和寻求机会给予回报。
⑥情商:由项目 6,14,22,30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能够认识、理解和调控情绪以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⑦利他:由项目7,15,23,31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自愿帮助、关心他人并不期望短期回报。
⑧自谦:由项目8,16,24,32 组成,得分高说明教师能够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隐藏和回避自身优势和成功,促进人际和谐。
每一种心理力量以4 个项目的平均值计分,进而计算事务型及人际型两种心理资本。这两种类型分别由“HERO”四种心理力量均值,及“TEAM”四种心理力量的均值算得。分值越高说明心理资本越高。具体地:
1.0~4.0分,心理资本偏低;
4.0~5.0分,心理资本中等;
5.0~6.0分,心理资本较高。
05
应用价值
心理资本不仅对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建设幸福社会、提高员工幸福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心理资本量表》的研发考虑了 中国文化 和 教师职业特点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该量表不仅被应用于职业幸福感、工作绩效、心理健康等理论研究,而且 已为广东、福建、广西、湖北、河北等省市的58间中小学校提供过心理资本评估 ,前后共对 9000多名教师 的心理资本状况进行测评。
06
教师心理资本量表
指导语:下面是一些句子,它们描述了你目前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对于这些描述,请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相应的数字上画圈或者打“√”,其中“1” 表示“非常不同意”; “2” 表示“不同意”;“3”表示“有点不同意”;“4”表示“有点同意”;“5”表示“同意”; “6”表示“非常同意”。
1 、目前,我正在实现为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
2 、我相信自己能分析长远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3 、如果有某项工作不得不去做,可以说,我也能独立应战。
4 、在工作中,当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时,我通常期盼最好的结果。
5 、工作中我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6 、工作时我能克服不良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7 、我不计较个人利益帮助他人。
8 、我经常提醒自己 “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
9 、我能想出很多办法来实现我目前的工作目标。
10 、我相信自己会得到学生的尊敬。
11 、我通常对工作中的压力能泰然处之。
12 、对自己的工作,我总是看到事情光明的一面。
13 、我感激现在工作给予的一切。
14 、工作时我能快速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15 、我觉得帮助学生是理所当然的。
16 、我会虚心听取他人建议。
17 、当前,我认为自己在工作上相当成功。
18 、我相信自己能教好学生。
19 、工作中我能同时处理很多事情。
20 、对我的工作未来会发生什么,我是乐观的。
21 、我感谢同事的帮助。
22 、我懂得调节情绪适应工作要求。
23 、如果学生有困难,我绝对会积极相助。
24 、我经常向先进同事学习。
25 、任何问题都有很多解决方法。
26 、我相信自己能胜任教师的工作。
27 、以前经历过很多磨难,所以我现在能挺过工作上的困难时期。
28 、工作时,我总相信 “ 黑暗的背后就是光明,不用悲观 ” 。
29 、我感谢领导的赞赏。
30 、面对困难,我能保持沉着冷静。
31 、我觉得协助同事是义不容辞的。
32 、遇到不懂的问题,我通常会虚心向同事求助。
07
测评工具研发成果参见:
①吴伟炯, 刘毅, 路红, 谢雪贤. (2012). “本土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心理学报》,(10).(截至2018年1月,中国知网下载18279次,被引216次)
②刘毅, 吴伟炯, 路红, 谢雪贤, 吴宇驹. (2013). “个体与群体层次的组织支持对教师心理资本的影响”.《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
③吴伟炯, 刘毅, 路红, 谢雪贤. (2013). “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其工作绩效的影响”. 《教育导刊》, (7).
④ 申继亮,陈英和. (2014). 《 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 .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