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长者,其性慈而好; 短厚者,其性鄙而好取。 身小而手大者,一生福禄: 身大而手小者,一生清穷。 手薄削者贫,手端厚者富。 手粗硬者下贱,手软细者清贵; 手香暖者清,手污者浊。
以上是手相学原理(作者徐伟刚)中的一段话。
有人会说手相不就是封建迷信吗,怎么能信?
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长期从事人才测评,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阅读人心。因此除了深入了解西方的一些评鉴方法外,比如即时计分访谈,对于中国古代的“人才测评”书籍,诸如面相、手相的书也有一定的阅读量。
图片来自网络
谈谈面相、手相和测评的关系
东西方人都看相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看相不只是中国人的事,外国人也看相。拿手相来说,西方手相学是近代到现在在社会上风行的一种手相系统。它专以手纹为主,结合手型和星座等理论,以性格、心理特点为基础来推断一个人的命运。比如我们常说的手掌上的生命线、头脑线、感情线、健康线,就是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再以面相为例,德国人沃特.哈特巴赫写的“耳朵泄露的秘密”,对不同耳朵匹配的不同性格做了细致分析,如小巧精致的耳朵意味着敏捷,如招风耳意味着开放。我研究了其中的规律,总体上来讲,耳朵好看、轮廓不分明的,通常匹配成熟的个性,而耳朵难看、轮廓分明的,通常匹配不成熟的个性。
所以西方人的迷信丝毫不亚于东方人。西方人在中世纪(大约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都是处于教会的统治期,这个时期教皇的权力远远大过国王的权力,是西方科学进步最慢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封建迷信是非常普遍的,哈利波特的故事就是基于当时的传说撰写的。
面相中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细细分析,封建迷信也并不全是歪理。例如开头的那句话,手薄削者贫,手端厚者富。掌心掌背是否有肉,跟父母的、祖宗的基业有关系——营养好了自然容易长肉。当然我们不排除屌丝逆袭的可能,然而上一辈的基础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对于个人成长的前二十年。
我们再看耳相,“耳朵泄露的秘密”中讲的耳朵轮廓是否清晰,和个性有直接关系。从生理学原因讲,耳朵的轮廓和婴儿在母亲子宫中的发育密切有关,发育成熟和完善的、足月诞生的婴儿,耳朵轮廓通常比较清晰;而发育不够成熟完善的、早产儿,耳朵轮廓通常不清晰。生理上的发育,会影响人格成熟度。
图片来自网络
不只是耳朵,手相学原理中说,凡是手掌纹细深而长的,都主运势强盛;而手掌纹混沌不明的,一生易受情感影响而走极端(我知道现在好多位都在看自己的手相:P)。手掌纹的深浅、长短,从生理学的角度讲,是一个人内在活力的体现。这就好像我们看某个人的眉毛的粗细,鼻梁的高低,嘴唇的颜色,也是我们评估这个人的标准之一。一个人的活力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性格,我们说活力不足的人,性格容易内向和敏感,比如林黛玉,而活力强盛的人,性格容易倾向外向和直爽,比如特朗普。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过犹不及的问题,就好像我们说领导力overuse的话,也会存在问题。在手相学中的体现,就是断掌(通贯掌),具备通贯掌的人,容易个性偏执,脾气暴躁;在面相中的体现,就是交连眉(眉毛相连),容易心胸狭隘,思虑过度。易经中说,亢龙有悔,就是到了过高的地方,容易后悔。
所以,手相也好、耳相也好、面相也好,这里面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我们去除其中的糟粕,剩下的经验部分,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为了学习如何识人,我们从西方传承了人才测评的一系列方法,诸如评鉴中心,行为面试等。但是,从祖宗这里流传下的一套直观经验方法,我们仍然需要继承。这就好像中医之比西医,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系统,却是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耳朵泄露的秘密》沃特.哈特巴赫
2.《手相学原理修订版》徐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