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人会质疑你选了一门心理学课程,但你选学的是一门科学吗?一些批评家坚持认为心理学不满足作为一门科学的标准。蒂莫西·威尔逊(Timothy D.Wilson),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基于科学文献这一恰当的信息来源,来应对这些批评(Wilson, 2012)。
在我们大学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生物学家称他是唯一一位来自“科学”系的参会者。当我纠正他的这一说法时,我说自己来自心理学系,而他轻蔑地摆着手,仿佛我在告诉纽约洋基队的队员我也玩棒球一样。
长期以来科学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某些硬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比另外一些所谓软科学(如心理学、社会学)“更科学”。因此无需奇怪在公共领域也有这样的看法。但是近来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质疑到了一个很可笑的程度。美国众议院最近投票削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政治学的预算。紧随其后,一个为《华盛顿邮报》写评论文章的作家认为众议院做得还不够,这位名叫查尔斯·莱恩(Charles Lane)的作家称:“美国科学基金会根本不应该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假设不像硬科学的研究假设那样,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或推翻。”
加里·古廷(Gary Gutting)在《纽约时报》评论博客中引用了莱恩的评论,他认为:“物理学可以做出具体而精确的假设,而社会科学不可以,因为要做出这些假设,首先需要对实验进行随机控制,而只要涉及人,就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控制。”
这些说法对于像我这样的社会科学家来说真是新鲜,因为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都是在通过精心控制的实验室或非实验室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使这些批评更让人抓狂的是,发出这些批评声音的人们正在一边蔑视这些学科,一边享受这些学科研究带来的好处。
可能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人正在承受抑郁症的痛苦,在寻求心理治疗。他/她可能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而这种疗法就是通过临床的随机对照实验来验证的。
虐童和青少年早孕等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肃问题,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开发的干预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虐童和青少年早孕问题。
你是否听说过“刻板印象”的威胁?这指的是当一个人属于一个带有消极刻板印象的群体时可能会遇到双倍的困境。比如,当非洲裔美国学生在参加一项难度较大的考试时,他们担心的不仅是自己成绩好坏,同时也会担心如果自己考不好,可能意味着非洲裔美国学生这个群体表现不好。在严格控制的实验中,这种额外的心理负担屡次出现,降低了学业成绩。幸运的是,实验也提供了一些能够有效降低这种威胁的方法。比如,在一所中学进行的干预实验使得学业成绩的差距减小了40%。
你是否认识一个不幸被无辜被捕的人?他也可能因社会心理学实验而受益,这些研究成果已经在嫌疑犯甄别和审讯中得以应用,因此降低了无辜受审的可能性。
实验方法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优点,就是证明什么东西没有用。比如心理学家揭穿的三个曾经流行的项目的真相:用于预防直接受害者和目击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事件压力报告(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在美国很多学校中使用的D.A.R.E禁毒项目,以及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惊吓辅导项目(Scared Straight Program)。
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这三个项目要么不起作用,要么在某些案例中甚至起到了反作用。据此,这些项目变得不那么受欢迎,或者对其方法进行了改进。由于发现了这些项目没有作用,社会心理学家为国家节约了几百万美元的预算。
公平地说,社会科学家并非总是尽其所能地发挥实验方法的作用,比如有很多教育项目在广泛使用但没有进行足够的实验验证。但是,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更好的方法。比如,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将一些教师随机分配到一个名为“我的教学伙伴”(My Teaching Partner)的教学项目中,或者被分配到一个控制组中,前者被设计来提高教学能力。接受该教学项目教师的学生成绩显著好于控制组教师的学生。
那么,社会科学就是完美的吗?当然不是。人类行为非常复杂,不可能通过实验去全面验证人们的行为和为什么表现出这种行为。但是,对于人类行为的实验研究,是有严格控制且符合实验伦理道德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很多人因此获益,包括蔑视社会科学,认为科学仅限于研究分子的那些人。
Wilson, T.D.(July 12,2012). Stop Bullying the “Soft” Sciences. In The Los Angeles Times (Op Ed). Copyrigh 2012 Timothy D. Wilson and Sherrell J. Aston.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中文翻译节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入哈佛大学版《心理学》
白学军 李 红 卢家楣 莫 雷 彭凯平 沈模卫
杨玉芳 游旭群 乐国安 张厚粲 张 侃 周晓林
联合强力推荐
《心理学》(第三版)由哈佛大学四位知名心理学家亲自撰写:丹尼尔•夏克特,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前主任,哈佛心理学系历史上少有的“讲座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全球知名的“快乐教授”,他的著作《撞上快乐》被译成25种语言,开设的“哈佛幸福课”,是最受欢迎的哈佛课程;丹尼尔•韦格纳,对于思维抑制与意识控制的研究享誉心理学界,“白熊实验”已经成为心理学最经典的实验之一;马修•诺克,麦克阿瑟奖获得者,是自我伤害行为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学者。
他们在书中致力于讲述心理学的故事——去整合内容而不是单纯地罗列,去展示想法而不是单纯地描述。他们将写作当成一门艺术,一门将复杂变得简单、将严肃变得有趣的艺术,旨在让心理学“成为学生背包里最有趣的东西”。正是他们在心理学领域的高深造诣,以及他们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写作风格,让本书成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教科书。
本书在内容上关注批判性思维,作为认为读者不仅需要学习事实,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像一名真正的心理学家去思考。书中不仅仅提供心理学经典内容的完整画面,也试图带着读者在这一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地带翩翩起舞。作者们在新版中,重新架构了内容,全面升级覆盖DSM-5,在此过程中着重展示心理学家如何思考、定义以及分类各种心理障碍。独具匠心的专栏设计,提供了将本书内容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大量范例,展现了心理学与日常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门科学在公共生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四位哈佛心理学名师联合撰写
Daniel Schacter
丹尼尔•夏克特
哈佛大学讲座教授(William R. Kenan Jr.),心理学教授。夏克特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有意识与无意识记忆的关系,记忆扭曲和错误记忆的本质,以及人们如何使用记忆来构想未来事件。夏克特教授的许多研究汇集于他的两本著作中:《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和《记忆的七宗罪:遗忘与记住》,这两本书均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威廉•詹姆斯图书奖。此外,夏克特教授的职业生涯中还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括:哈佛大学教学卓越奖、实验心理学家协会沃伦奖章,以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2013年,夏克特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Daniel Gilbert
丹尼尔•吉尔伯特
哈佛大学埃德加•皮尔斯(Edgar Pierce)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教授曾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青年科学家杰出贡献奖、迪纳社会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在教学上,他获得了诸多奖项,包括:教学卓越奖以及哈佛学院教授奖。吉尔伯特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人们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思考自己对于未来事件的情绪反应。他是世界最佳畅销书《撞上快乐》的作者,这本书获得了当年年度最受欢迎科学图书的英国皇家学会奖。
Daniel Wegner
丹尼尔•韦格纳
哈佛大学约翰•林斯利教授。韦格纳教授曾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并获得了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威廉•詹姆斯奖、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以及实验社会心理学协会杰出科学家奖。韦格纳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思维抑制和心理控制,伴侣之间及团体之间的交互记忆,以及人们对自觉意志的体验。对于思维抑制与意识的研究奠定了他的两本畅销书的基础,一本是《白色的熊和其他不必要的想法》,另外一本是《自觉意志的幻觉》。这两本书均荣获“优秀学术书籍精选”称号。韦格纳教授于2013年去世。
Matthew Nock
马修•诺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在本科阶段,诺克教授对“为什么人们会有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从那时起,他的研究工作便致力于回答上述问题。他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采用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与范式(例如,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实验,以及临床研究),以期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故意自我伤害行为:这类行为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如何预测这类行为,如何预防这类行为的发生。诺克教授荣获了哈佛大学多个教学奖项,四项杰出青年奖以褒奖他的研究工作,2011年获得麦克阿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