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我看到一个老奶奶在马路边站着等红灯,绿灯亮了之后,我二话不说扶着老奶奶就过了马路,正当我等着老奶奶对我露出慈祥又感激的笑容时,老奶奶说:年轻人,我在路边等我老头子,你拉我过马路干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 你提供再好的服务也只会被投诉。 所以, 什么才是好服务? 怎样的服务才会被客户接受? 今天我们就从 行为心理学 的角度来聊一聊。

你一定听说过这种情况: 企业领导把改善客户体验作为工作重点, 以“客户为先”为出发点,大手笔投资产品、人员和服务交付流程。 但最后却发现,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和其他客户体验指标令人大失所望。 这是为什么呢? 行为心理学领域中的大量研究分析了客户如何体验服务互动,以 及如何形成关于此类体验的意见和记忆, 发现存在三大因素影响客户体验和满意度水平。

1. 尽量增加最后阶段的体验愉悦度

体验的先后顺序很重要。 使用一种产品或服务之后,客户对整个服务中让他们感到“愉悦”和“气愤”的部分记忆更为深刻。 此外,客户感到“愉悦”和“气愤”的先后顺序可能会大幅改变客户体验:具体而言,不愉快的结果会造成很强的负面影响。

案例学习

某连锁酒店在意识到这类行为习惯后, 决定在商务旅客办理入住登记时就收集开票信息,免去了客人次日结账退房的排队等候之苦,酒店还为客户在入住的最后一天提供免费早餐。 如此一来,住宿流程最后的体验比较“愉悦”,而客人离店前的结账时间也缩短了,整体的住宿体验因此得到了改善。

举一反三

在寒暑假时间,有部分体检门店会提供儿童看护区,当父母去体检的时候,孩子可以在这里玩耍,有人员照看,父母可以放心体检, 那么根据“在最后阶段增加体验的愉悦度”这一原则,可以在父母体检结束来接孩子的时候,赠送一份礼物,比如:儿童保健小手册、抽奖送小礼品等。

2. 尽量将愉快的体验分散到多个触点

服务过程中“愉悦点”出现的频率也会影响客户体验。 许多企业注意到,假如客户经历的所有负面体验都位于同一个触点,再有意识地将愉快的体验分散至多个不同的触点,就能有效改善客户体验。

案例学习

迪士尼乐园的设计工程师有意识地将热门游乐项目的 等候队伍分散开来,并加入多种愉快的体验,从而减少了较长等待时间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 在等待区播放场景介绍视频,配备喷雾降温风扇,还有身着制服的演员与游客互动。 这样不仅可以减弱对于等待的“愤怒”,还可以增加更多使客户感到“愉悦”的服务触点。

举一反三

体检中有些项目比较耗费时间,排队比较久,可以在这些项目的等待区设置该项体检项目的介绍,让客户理解耗时的原因;也可以设置互动区域,比如健身小游戏、养生常识在线问答;还可以由工作人员安排客户先去其他排队少的项目进行体检, 用多种方式让客户感到“愉悦”。

3. 让客户有充分的掌控感

客户希望感受到自己掌控着整个流程,以及其他受客户流程直接影响的事件。 客户在服务中拥有的权力越大,参与感越强,对最新情况了解得越多,发生问题时将责任归咎于公司的几率就越小。

案例学习

一家住房维修公司从客户满意度的调研结果中发现,客户最关心的是维修人员来访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 但是,这家公司在开展试点时却有意外发现:为客户提供时间安排选项之后,客户满意度得分上升了, 即使有时可选的档期意味着客户的等待时间会超过平均水平,但满意度仍然得到了改善。

举一反三

我们的工作人员有一个普遍的认知,什么事都替客户做,虽然是为客户考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的掌控感就很弱,客户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他可能不知道怎么处理,他就会感到气愤,而且这种气愤会无限的扩散。 如果在预约、查询报告时客户都有参与,并且对于每个流程他都非常了解,那么他对于整体服务的满意度就会比较高。

客户体验提升攻略

看了以上三个因素之后,在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是否对你有所帮助呢?作为体检行业的从业者, 无论你处在哪种职位,无论是检前、检中还是检后,都可以从行为心理学角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只要你善于思考与尝试。

最后再让我们总结一下,各种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小技巧:

攻略一

尽早结束不愉快的体验, 让客户更容易回忆起后期更为正面的互动 ;

攻略二

从客户角度出发, 分散愉快的体验,合并痛点 ,让旅程中愉的体验在客户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攻略三

流程的结尾应当高调出彩 ,因为最后阶段的互动将会左右客户对服务的评价;

攻略四 为客户提供选择,让他们获得掌控感;

攻略五

顺应习惯,避免任何意外, 让客户感到安心 ,进而提升客户对所得服务的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