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不值得。 ”在朋友圈看到荔枝又发了这样的动态。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是她对工作的控诉。
荔枝是一个脑洞大开典型的双子座女生,喜欢新奇事物,一直富有激情和梦想。
大学也是为了躲过父母的束缚,义无反顾报考了离家2000公里外的东北大学。
喜欢文字,课余时间以写小说为最大的快乐。 也爱攀爬涉险。
她说,这样的人生才叫爽。
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传统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的工作。
但是由于公司本身是传统行业的性质,无论是经营管理理念还是工作上的方法流程,都让荔枝时常暴走。
作为一个创作型职场人,散发思路和创新是一个文案基本的职业特性。
而在这家传统企业里面,几乎所有的创意都是上级拍板,哪怕一篇软文的推送标题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只可以按照指示执行。
在这里,你不需要有想法,不需要有主见,只需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去做即可。
给不了幸福感和存在感的工作,即使薪酬可观,安稳无需挑战,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和死鱼有什么区别? ”荔枝最后选择了辞职。
再次择业,吸取之前的教训,荔枝避开所有传统企业,最终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入职。
在这里,大部分人都是穿着自由,T恤牛仔裤、运动鞋是他们的标配。 因为这里的时间很宝贵,随时都需要跑去开会、跑去吃饭、还有加班熬夜。
同样是文字工作,区别于以往的工作模式,在这里,更多时候是需要自己出创意、把控中心,与同事交流。
这对于喜欢创新,把不断挑战作为职业目标的荔枝再完美不过了。
在新工作上,也避免不了因创意不行而被批评,反复修改,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但是荔枝接受这种跌宕起伏、富有挑战的岗位。
一扫之前的负能量,再见她的朋友圈,更多是积极的阳光心态和享受工作的愉悦感。
在我们的圈子里,相信有很多和荔枝一样,总会碰到和公司“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有进入职场与企业“八字相合”的幸运儿。
不同的喜好和职业成长价值观决定了你与企业是否匹配。
如果你缺乏安全感,那你就不适合在一个内部竞争大的企业工作;
如果你正义对生活有态度,那便不适合虚伪和气的企业;
如果你喜欢创新,乐于承受高强大压力,不妨去互联网公司里闯闯;
如果你并不爱冒险和动荡,也许一份安稳的传统工作更适合你。
一个有挑战精神的员工,在一家保守的企业,肯定待不长,一个性格稳健的员工,在一家创新求变的公司,也很难被重用。
所以你想在工作上获得什么,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人在选择工作时候必须重视的客观存在。
马云曾经说过: “找工作如同找对象,真正的爱情你不会觉得时间长,但不合适的婚姻是度日如年。 ”
审视自己,找准自身的职业目标和适合的类型,分析现阶段的工作状态和期望之间的差距,再去匹配工作,才能尽量做到两全其美。
刘同分享过一个法则: 当你明确地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是你需要花时间的方向和目标。 而一个不知道什么工作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不管他(她)如何努力,都绝不会有优异的表现。
总而言之,认清自己适合什么,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期望, 才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 让自己在 一个领域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 , 增强工作幸福感 。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 发明了激励理论 ,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激励公式: 激励力=效价×期望值。 其中,效价是指某项工作或一个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
显然,这个公式的含义是,当 你 对某个目标的效价很高,而且 你 判断出达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也很大时,那么,这个目标对 你 的激励作用就大 。 在工作中,便会提高你的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你努力工作。
有效的激励取决于对目标人群需求的吸引力和恰如其分的规则。 而没有吸引力的利益诉求和难以实现的规则,都不会产生真正的激励力,从而导致有些人在工作中期望值不断下降。
所以为了 让每个人都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 与自我期望之间的匹配度, 我们联合国内专业心理平台壹点灵制定了一套《工作适合度评估》报告,采用期望-落差模型,帮助你来检视自己职业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估你的职业期望和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在目前工作的满足水平。以此帮助你重新梳理自己的职业需求,并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