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与职业的关系

如果说,价值观决定职业的满足感,兴趣决定职业的愉悦感,那么,性格就会决定职业的适应度。

比如,简单来说,在我们一般的观念里,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如果做的是需要经常跟人主动打交道的工作,如记者、主持人等,他做起来就会相对费力一些——因为我们会觉得他去与人打交道需要耗费更多的心理能量来说服自己;而相反,那些需要闷头一个人做的工作,比如数据分析师、工程师、实验员等,外向者做起来又可能会不大适应,因为他恐怕难以坐得住……

当然,这只是从我们的传统理解里来说的,外向者和内向者适应的工作未必就能够那么一概而论,何况人是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如果一个人想做好某项工作,即使他的性格与多数同行不那么一致,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独特方式脱颖而出“逆袭”成功。比如,让人容易产生刻板印象的一个现象是——销售是适合外向者来做的。殊不知,很多业绩突出的销售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他们有他们的优势……

正如一本书名曰《内向者优势》一样,任何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可以取得各自职业生涯的成功。同样,任何性格的人,也都有庸庸碌碌一事无成的。可见,性格本无好坏之分,关键看你如何利用。而这种利用,就包括了选择合适的职业,或者在职业中选用合适自己的方式去发挥能量。

因此,尽管说因为职业和社会化的需要,人可以因地制宜地改变自己的某些“本性”以随机应变,但如果能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相对合适的职业,终归可以让人发挥能量和自我实现的方式更顺畅一点。

如何认识性格

那么,在性格的分类理论中,生涯规划领域最著名的就是MBTI理论。这是美国学者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在荣格的“心理类型论”基础上编订而成的性格分类学说。具体维度如下:

根据这四个维度上不同程度的倾向性(注意,一个人在每个维度上的倾向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程度有所不同,以程度相对较高的为其在此维度上的性格代码),再加以组合,就形成了如下的16种性格类型。要想获知自己的性格类型,可以在网上搜索“MBTI”,进入一些免费测试网站以测出结果。也可在某些带有相关测试题的书籍中找到测试方法。

性格与职业的对应并非绝对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分别有一些适合的职业,而不同职业中,某种性格类型的分布也可能相对较高。

具体可参见百度百科“MBTI”,和《求职宝典》、《读懂你的性格选准你的职业》等书籍,其中皆有不同性格对应的相对比较合适或者擅长的职业,可做参考。

但是,还是要提醒的是,性格与职业的对应并非那么绝对,任何情况下都有特例和反例,重要的并非是只能按照自己性格类型的对应范围选择职业,而是认清自己的性格在不同领域中的优势和劣势,善用自己适合的方式去扬长避短发挥能量,这样你的选择范围就能大很多,职业适应力也会强很多。

最后,总结一下:

(1)性格与职业有一定对应关系,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不同领域的分布比例会有一些区别,但这种对应并非那么绝对和唯一,不是说只有某种性格类型的人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2)找到性格与职业的对应关系,是对自己在职业选择时有个参考作用,但并非就不能做那个参考范围之外的工作;

(3)通过测试得出自己的性格类型之后,关键是帮助自己认识自己的性格类型的特点,以及在不同领域的优劣势,以争取扬长避短,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发挥优势;

(4)除了扬长避短,更好的是扬长补短——在各项工作的要求中,都有一些需要我们相对弱势的性格维度发挥作用的情境,所以要能适当发展自己的弱势类型,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更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