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MBTI Form M 和 Form Q 的施测师,我在韩国大学做了几百例个人解释和若干场工作坊,感觉效果非常棒,大家的兴趣也很高,所以我们团队正在韩国的中国人中推广MBTI,让大家做真正的MBTI性格类型测试,并把结果正确用起来。下面谈一谈我的拙见。
1. MBTI是一个广泛的性格测试,不仅是个职业测试,它以瑞士精神分析学家 荣格(Jung)的心理类型理论 (psychological types,1921) 为基础,由美国Katharine Briggs和Isabel Myers母女初创,经过几十年的修订,现在有基本版FORM M93题和更详细的FORM Q版本144题的。心理类型理论认为 :“人类行为的多样性看似毫无规律,但实际上有着整体的秩序和一惯性”,人类行为的多样性由“认识(pereceiving)”和“判断(judging)”的不同特征引起,个体认识世界的方式从根本上不同,下结论的方式也不同,因此个体的反应、兴趣、价值观、动机、关心事也会不同。
2. 做测试的目的除了通过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进行潜能开发、职业规划外, 更重要的是了解人和人之间的区别,理解这种差异后,用于指导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我们的效率,比如人际关系,家庭矛盾,管理压力,解决内外部冲突,开发教育学习方法,团队组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等。 在韩国从小学三年级起就有专门的儿童青少年版本,大部分的学校和公司都会使用这个测试帮助学生和员工。在我做的个人解释及团体活动中,至今的满意度是100%, 对解决人际关系,夫妻关系,自我潜能开发,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效果尤其显著。
3. 但是据我调查发现,在国内这个已经被定义为了职业性格测试了,这个本身就是一个误区,职业指导只是其中很小的冰山一角。而且国内的用于企业的已经变成了为企业服务挑选人才,忽视了以被试者为本。MBTI本身是没有好坏的,并不是测量一个人的知识、智力、能力的,不同的性格适合不同环境下的工作,但即使哪一种性格的人更适合某一种工作,只能说做起来会更少消耗能量,并不代表一定做的好。性格倾向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因素,要发挥这个优势,是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结合其他方面的特点,进行深入探索和练习的。但是如果被试者知道应聘的岗位需要哪种性格,会在做题的时候不按照自己的本身的特点来选择,而是倾向去选择岗位需要的性格,所以做出来经常会有人觉得不准,这是当然的了,更加无法指导公司去选拔人员,安排岗位。在韩国,做专业的心理测试前,是有 专业施测师跟被试者签保密协议,建立良好的关系,充分的说明测验的意义和对被试者的帮助后,说明指导语再开始做。做完也会根据测试的理论和内容,结合被试者个人情况和困惑,详细解释,或者进行团体施测,结束后通过一些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自己,同时了解人和人的差别,理解人和人行为的差异。在对MBTI的内容和意义有了基本的认知后,再以此为基础通过针对性的活动来指导生活工作学习的具体问题。所以在没有指导语的情况下,做出来的就会有偏差,对结果没有专业人员进行解释,理解上会有误会,即使知道性格类型结果,但没有学会使用,也等于白做了。
4. 这个测试的版权属于美国CPP公司,中国也有官方网站,但是价格非常昂贵,服务范围也同样只局限于企业,站在雇主角度而不是被试者角度。一般人想做这个标准版的测试是很困难的。也只有施测师可以购买,想取得施测师资格,在国内虽然挺容易,只需要听几天课,但是也是价格不菲。因为MBTI的有用性,所以导致了网上的免费版盛行。我自己也做过几次免费的MBTI,有很类似的地方,看得出他们已经把精髓之处提取出来了,但是没有专业的指导语和针对个人差异的解释,也没有帮助理解人与人差异的活动,本身做这个测试就失去了意义了。 如果只是为了体验一下测试,那做一做网上类似MBTI的免费版无妨,只要不太当真就行,但是为了真正去解决问题,或者进行自我探索,只会误人子弟,不作为妙。 楼主贴的这个网站,他们也是没有MBTI版权的,他们的这个测试时编译版,换句话说就是对原来的测试进行了改编,属于自己开发的,并不是真正的MBTI测试。不能说完全没帮助,看你怎么去理解和应用了。